作者:胡唯元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2-8-28 10:15:50
选择字号:
吴文俊:做学术不要总跟在别人后面跑
 
依然是衬衫比别人至少多一个口袋,依然是赤脚穿着皮鞋,肩上斜挎一个棕绿色小书包,脸上不时泛起“招牌式”的微笑……93岁高龄的数学大师吴文俊还是那般让人感到亲切。
 
近年来深居简出的吴文俊,近日出现在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成立仪式及名誉主任、主任授聘仪式暨天津大学与汉柏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的签约仪式上。颇费一番周折,记者采访到这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当今数学界的泰斗。
 
在40多分钟的采访中,老先生腰板挺直,仅有两三次略微倚靠了一下沙发靠背。对于这位快乐的数学家来说,年龄似乎只不过是个数字。
 
应用数学:“应该大有可为”
 
“我很赞同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企业进来,当然可以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发展离不开经济方面的力量。生产方面的需求,还是学术的最大动力。西方也是这样。”吴文俊说。
 
这次天津大学和汉柏科技签署的协议主要内容是,汉柏科技将每年为“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提供不少于200万元、5年内不少于1000万元的研究经费,从双方现有先进成熟的技术中,探索符合双方发展方向的科研成果,通过成果的共享或转让,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吴文俊对刘徽应用数学中心寄予厚望。他认为“应该会对应用数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应该大有可为”。该中心由已故数学家陈省身倡导创办,得名于我国魏晋期间伟大数学家刘徽。提出这个命名的,正是陈省身的弟子吴文俊。
 
数学教育:“应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天津大学很多老师还记得刘徽应用数学中心刚成立时,吴文俊过来讲为什么以刘徽命名。他曾“公开悬赏”,谁要是发现在丝绸之路上,阿拉伯数学是中国传过去的证据,奖励50万元。这是11年前的事情。
 
吴文俊对我国古代数学投入了巨大精力,这或许源于他的理念:数学应该主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我国古代数学恰恰具有这一传统。
 
“数学要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应该是主要目的之一,不是什么抽象理论。”吴文俊说,中国的数学是从实践经验中来,“国外欧几里德的数学理论,之乎者也”,在专业研究中,“我们不能跟着这个方向走”。
 
但他并不反对在主要进行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设置欧几里德几何课程。“通过直观,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价值的,”吴文俊说,自己也曾从中受益。
 
谈到课程设置,吴文俊显得很谨慎:“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搞得不适当是要闯大祸的,贻误子孙。需要经过充分讨论来解决,不能凭一个人的主观愿望来下结论。”
 
但与之前的谨慎形成对比,当谈及目前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个现象时,吴文俊的态度十分强硬:“奥数?这是害人的!对数学起不到好的作用,是害数学、害人的、要不得的。”他一边说,左手用力往前连连挥动,仿佛面前真有一个“奥数”实体存在,要把它用力推开。
 
“奥数要不得。哪有数学的奥林匹克?没这事!”吴文俊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强调他的观点。
 
数学研究:“不要总跟在别人后面跑”
 
“60岁是最成熟的时候,应该越来越厉害,怎么能退出历史舞台呢?不应该这样子。60岁应该是工作开始的时候,经验比较丰富,学识比较丰富,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时候。”吴文俊说。
 
吴文俊少年成名,在留学期间就做出了世界级的学术成果。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方面。而后者,是他57岁才开始涉足并最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在回答保持学术生命长青的秘诀时,吴文俊笑着说:“我也说不清是什么,自然而然过来了,并没有费劲。反正就是一点,不要跟在别人后面跑,应该有自己的创新。”
 
他对我国年轻一代的数学家充满了信心:“我想不用我来说什么希望。他们会提出自己新的主张,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不用我担心,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往这个方向走。”
 
至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他说:“至少在三国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发生微分的运算了,这是很难想象的。我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2012-9-4 10:30:25 lindaxin
很多竖子大放厥词。如果真厉害就请你在数学领域做出成绩!利用网络在人背后说坏话是极不厚道的,说明您德育课成绩不及格
2012-9-2 10:10:28 unibright
我是搞应用的,我虽是外行,对吴老这样的大家还是十分敬重。
老先生是真正搞基础研究的,而且还能容忍带应用研究的人,真是难能可贵。
不象有些搞应用的人,花言巧编故事,写标书,一次又一次拿国家基金,标榜自已提出了所谓科学问题,这些人既不做研究科学问题,也不解决实际问题,还打压搞实际应用的人。中国技术上与外国的差距越多来越大,还不承认。你争开眼看看,满大街跑的汽车全国国外品牌。再看看制造中的母机,离开德国和日本,我们的制造业就成浮云了。难道引领技术向前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工程院士的责任吗?科学是不是为技术服务的?现在一些到处牛的工程院士,动不动大谈原始创新,科学问题,从不到基层层看看,从不到生产一线看看,我们的制造业离开国外的设备和生产线,将是什么后果?
2012-8-30 9:28:08 bietongde
媒体总拉着一帮老院士发一些不咸不淡的评论,真是无聊透顶。
2012-8-29 20:06:08 gongnong
天下是个做数学的人都知道数学是个年轻人的事业。吴文俊是中国数学界最反动的代表性人物。 他对数学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在博士期间做的, 因为他的老师是E.Cartan 的儿子, 有名的拓扑学家。 吴拿了博士就回国, 文革十年啥也没有做, 看了点中国古数学的文章。文革后期开始做所谓的数学机械化。 其实是把Hilbert 的《几何基础》变为计算机的语言。 因为《几何基础》的目的, 就是机械化。 可是吴对外却说是由于中国古数学的启发, 睁开眼说瞎话。 这样一个反动的人物,却在中国屡屡得奖, 实在是世界的奇观。 我相信任何一个比较好点的中国年轻的数学家都比他做的不知好多少倍。 吴沾沾自喜于他50, 60十年前的东西, 说明他的愚昧无知。 现在一个大学的数学系学生早已经知道哪些东西。 我们这个国家不能进步, 就是总仰天看这些无用的老东西。 殊不知, 科学却是越老越无用。

老实说, 一个大学生的物理知识已经远远超过牛顿。 试想想: 如果牛顿活着, 到大学讲他的微积分和经典物理, 谁还有兴趣呢? 可是中国人还在看吴文俊! 荒缪到了极点。
2012-8-29 8:17:21 shenghoenyue
“我想不用我来说什么希望。他们会提出自己新的主张,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不用我担心,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往这个方向走。”
吴老93岁高龄能如此思路清析、可以从他上面这段话中悟出他的自然法则的养生法了。这个法则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很有启发。
目前已有11条评论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致命蜘蛛毒素可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一周太空图片精选:恒星紧密组成七姊妹星团
奇特人脸鱼额头长独角似侦察机 世界首例仿生眼植入者恢复部分视力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